fbpx

近幾年流行低碳飲食,也可稱為低醣飲食,意思是指「減少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,增

加好的油脂和蛋白質。」民眾普遍以為少吃飯(碳水化合物)及多吃肉(蛋白質)能夠保

持體態與增進健康;然而,研究發現攝取過多或過少的碳水化合物都會影響身體健康,唯

有適量未精製碳水化合物,搭配植物性蛋白質才對身體好。

碳水化合物攝取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

碳水化合物在身體代謝上有其必要性,大腦、神經系統和肌肉皆需要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

源。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來源除了乳品,幾乎來自植物,這種以植物性食物作為基礎的植物

性飲食法,不僅對環境友善,也對身體好。

董氏基金會主任許惠玉引述2018年期刊《刺胳針公共健康》(The Lancet Public Health),

該研究追蹤超過15000位成人的飲食長達25年,估算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,

即碳水化合物吃太多、吃太少死亡率皆上升,死亡率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約為總熱量的

一半。

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
董氏基金會提醒,若民眾還是想採取低碳飲食,應以「植物性蛋白質」取代。該研究
指出,若以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質(豬牛羊)取代碳水化合物時,死亡率顯著增加18%;
反之,若以植物性蛋白質及脂質(未精製全榖雜糧、大豆、堅果等)取代時,死亡率
顯著降低18%。
這是因為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質會增加飽和脂肪、血基質鐵、膽固醇等攝取,可能會誘發
發炎反應、生物老化和氧化壓力。而植物性蛋白質及脂質可增加膳食纖維、植化素等攝
取,可見不同食物來源對健康的影響亦截然不同。
植物性飲食6大好處
許惠玉進一步說明,「植物性飲食」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,飲食方式以雜糧、穀物、蔬
果、種子為主,但不完全排除健康動物性食物,該飲食法具備6大好處:

.零膽固醇、較好的脂肪、豐富膳食纖維、植化素、各種維生素、礦物質

.有利於改善血脂和膽固醇

.有益腸道健康

.抗衰老

.減少碳排放,有利環境永續

.多樣化種植,避免單一品種栽培

多植物性、少動物性的飲食模式是許多國家建議的健康飲食方式,亦提醒植物性飲食分為健康和較不健康

(精製穀物、果汁、含糖飲料、甜點等)的食物選擇。正確的植物性飲食包含未精緻的全穀類、蔬菜類、水果

類、豆類、堅果種子類,以原型食物為主,選用當令、在地的植物性食物,而非選擇萃取加工過之植物蛋白、

植物蛋白粉、植物胺基酸等。

Author: Admin

HKH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