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(中央社)英國耳鼻喉科醫師研究指出,嗅覺、味覺無端下降,很可能都是「COVID-19」(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,以下簡稱武漢肺炎)的染病徵象,即使沒有其他症狀,也應接受採檢與隔離。

《紐約時報》22日報導,一名確診武漢肺炎的媽媽聞不到孩子尿布臭氣薰天;平常每種調味料都可秒辨的廚師嗅不出咖哩或大蒜氣味,食物嚐來也感淡而無味;有人則對洗髮精的甜香或貓砂的臭味毫無感覺。

厭食、失去嗅覺、味覺異常,都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殊徵象,甚至可能是感染標記。

英國耳鼻喉科醫師20日援引全球各地的同行通報,呼籲失去嗅覺的成年人就算沒有其他症狀,也應自我隔離7天,以免散布病毒。

英國鼻科學會(British Rhinological Society)主席霍普金斯(Claire Hopkins)教授在電郵寫道:「我們真的希望讓人注意到這是感染徵象,嗅覺喪失者應自我隔離,這樣可減緩傳播和挽救性命。」

她和英國耳鼻喉科協會(ENT UK)主席庫瑪(Nirmal Kumar)發表聯合聲明,敦促醫療照護工作者治療失去嗅覺的患者時使用保護裝備,並建議不進行非必要的鼻竇內視鏡手術,因為病毒會在鼻子和喉嚨複製,進行鼻竇內視鏡手術可能引發咳嗽或打噴嚏,讓醫師暴露高量病毒中。

霍普金斯表示,英國2名感染武漢肺炎的耳鼻喉專家現在病況危急,而來自疫情發源地武漢的通報先前即有警告,大批耳鼻喉專家與眼科醫師染病甚至病死。

英、美、韓、義大利也出現類似通報

英國醫師引述其他國家的通報,採大量篩檢防疫的韓國,2000名驗出確診的患者裡有3成出現嗅覺失靈。

美國耳鼻喉科學會(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)官網22日張貼資訊指出,越來越多通報顯示,失去嗅覺、嗅覺變差或失去味覺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重要症狀,許多失去嗅覺與味覺、卻沒有其他不適者,最後都驗出病毒陽性反應。

美國羅格斯大學(Rutgers University)耳鼻喉科助理教授凱伊(Rachel Kaye)也說,重災區紐約州紐羅希(New Rochelle)的同僚最先警告她,嗅覺喪失與染疫有關,說有的病患起初只是嗅覺有毛病,後來真就驗出陽性。

義大利重災區的醫師也得出結論說,失去嗅覺味覺或許是跡象,讓人知道,一個除了失去嗅覺味覺外身體健康的人其實可能帶有病毒,會傳給其他人。

義大利布雷西亞(Brescia)1200名住院患者有700人是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,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梅特拉(Marco Metra)說:「住院者說法幾乎如出一轍,你問患者們,老婆或老公狀況怎樣,他們會說『我老婆剛剛失去嗅覺和味覺,除此之外還好』,此時伴侶很可能已被感染,還以非常溫和的方式傳出去。」

研究德國群聚感染的醫師則說,約半數患者有嗅覺或味覺障礙,雖然感覺喪失通常都是在呼吸系統疾病出現第一個症狀後才會表現,但可根據嗅覺或味覺障礙狀況,來區分誰該受檢。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列出武漢肺炎的最常見症狀包括發燒、疲倦和乾咳。如今數國專家都示警,嗅覺喪失症(anosmia)可能是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病徵之一。

《中央社》報導,英國首個對武漢肺炎呈陽性反應的政治人物、衛生部次長多里斯(Nadine Dorries)表示,自己同時喪失嗅覺和味覺。她上週在推特貼文:「我只能分辨吃喝的東西是冷是熱。」

美國職籃NBA的27歲法國籍選手戈貝爾(Rudy Gobert)22日也貼文說,「跟大家更新一下近況,失去嗅覺和味覺顯然是症狀之一,我已經4天聞不到任何味道。有人跟我一樣嗎?」

《TIME》報導,英國耳鼻喉科協會主席庫瑪指出,健康的人也會喪失嗅覺,因此這成了一個人是否帶有病毒的一項關鍵指標,特別是在英國,病毒檢測只限於醫院中的重症患者,導致許多患有輕症的人不確定他們是得到武漢肺炎,或是一般的流感。

庫瑪和其他醫生正在敦促全球各地當局,將喪失嗅覺增加到可能必須居家隔離的症狀之中。他表示,這項新增是必須的,因為健康的年輕人正四處傳播病毒。

台灣出現5例類似案件

而在台灣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(24)日也公布,目前215名確診病患中,就有5人有這種症狀

不過副指揮官莊人祥今日於記者會上再度被問及此事時表示,武漢肺炎是新興的傳染病,病患出現嗅覺與味覺的改變,可能是武漢肺炎的一個風險因子,其他文獻也有提到類似狀況,不過在國內200多例確診案件中,這些徵狀還是少數,還要進一步研究。

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今日受訪表示,武漢肺炎出現喪失味覺、嗅覺症狀,是否為病毒突變還有待證實。但他也指出,喪失味覺、嗅覺是因病毒攻擊上呼吸道,這類患者通常不發燒、不咳嗽,也不會喉嚨痛,建議有這類症狀患者就醫時提醒醫師作為篩檢評估。

新聞來源:

文章來源:The News Lens

責任編輯:黃筱歡
核稿編輯:楊士範

Author: Admin

HKH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