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是相當常見的代謝綜合症之一,衛生署指如果血壓持續高於140/90 mmHg,便屬
高血壓。家庭醫學專科潘舜邦醫生指出,輕微至中度的高血壓未必有症狀,通常於身體檢
查時才被發現。至於血壓要上升到那個實際數字,才會出現症狀,潘舜邦醫生表示,這是
因人而異。「普遍而言,血壓越高,出現症狀的機會也越高,但亦有患者上壓達180
mmHg,亦未有感到不適。」倘若高血壓沒得到妥善處理,將會對身體造成損害,甚至出
現併發症,例如冠心病及腦中風等。因此,市民應定期作身體檢查,及早正視高血壓。
建立良好習慣 有效降低血壓
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。原發性高血壓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壓,已知與遺傳因
素有關。繼發性高血壓是源於其他疾病,如甲狀腺奮進、多囊性腎病及睡眠窒息症等。不
論高血壓屬於那一種,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,包括戒煙、戒酒、體重管理、健康飲食習
慣、充足睡眠和運動等,均能對病情有莫大的幫助。針對原發性高血壓,若病況未算嚴
重,患者可先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,如血壓仍未達致合格水平,醫生會處方藥物。至於繼
發性高血壓,醫生會從根源着手,治療好導致源頭的疾病,血壓自然會恢復正常,未必需
要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。
意志不堅定 難改善病情
事實上,不少患者求診時,血壓已頗高,需要服用降血壓藥或控制心律藥物。潘醫生提醒
市民,坊間有不少血管健康補充劑,它們並非針對個別情況,市民最好先諮詢醫生意見,
切勿胡亂購買服用。控制高血壓是長期戰爭,意志是關鍵,而背後的動力是源於患者對自
身健康的追求及對家人的關愛。憑著堅定的意志,患者便能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按時服
藥,病情必能有所改變。
血壓儀助監察 定期接受體檢
患有高血壓的市民,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外,最好能添置血壓儀,每天在家自行監
察。潘醫生補充說:「除了高血壓外,不少疾病,如高血糖、高膽固醇等,均會令血管出
現粥樣硬化,導致栓塞,損害其他器官的功能。所以我們建議年屆40歲或以上人士,每年
應接受身體檢查,除了可了解血壓指數外,亦可評估整體健康狀況,及早發現問題,阻止
血管繼續遭到損害。」
Text:Suki
 
 
原文:  LINK

Author: Admin

HKHL